晋中市介休市红色地名名录
序号 | 名称 | 位置 | 形成 时间 | 简介 | 类别 | 备注 |
1 | 革命烈士纪念碑亭 | 连福镇 张良村 | 1952年 | 张良革命烈士碑亭位于介休市连福镇张良村东北。1952 年介休县人民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于村北修建碑亭。1982 年介休人民政府公布烈士碑亭为介休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教育激励后代不忘历史,开拓奋进的教育场所。 | 纪念设施 | 县级 |
2 | 介休市烈士陵园 | 张兰镇 上岭后村 | 1984年 | 介休市烈士陵园位于张兰镇上岭后村,占地面积 12000 平方米。于 2013 年 9 月破土动工,2014 年 9 月竣工并使用,原介休新建东路烈士陵园不再使用。介休市烈士陵园安放烈士 176 位。陵园核心区域由纪念碑、英烈墙、墓区组成。现为晋中市人民政府“晋中市级国防教育基地”、武警晋中市支队“武警爱国主义参观见学教育基地”、介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休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介休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纪念地 | 县级 |
3 | 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 绵山镇绵山风景区 | 1938年 | 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介休市绵山风景区“五方佛”区域,公路右侧一幢二层小楼下的三间窑洞里。1938 年 2 月 15 日,日军第二十师团侵占介休县城。失陷前,牺盟特派员、县委书记李志敏、县长张德含等率领人民武装自卫总队军政干部训练班、县政府机关、公安队和爱国学生等 500 余人,有计划有组织地撤离县城,转移到绵山,占据有利地势,建立绵山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抗日抗日民主政府,成为全县抗日指挥中心。从 1938 年到 1945 年,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介休人民依托绵山有力地形,坚持长期敌后游击战,直到取得抗战全面胜利。 2003年 5 月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修缮了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建立了“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于2004 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休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布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纪念设施 | 五A级风景区 |
4 | 中共介休县委第一支部党史陈列馆 | 洪山镇 洪山村 | 1927年 | 中共介休县委第一支部党史陈列馆位于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场馆占地面积 700 平方米,主管单位洪山镇人民政府,2017 年 10 月 20日开馆。现为介休市委组织部“介休市党员干部现场教学”,介休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介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纪念设施 | 县级 |
5 | 大甫村 | 张兰镇 大甫村 | 1948年 | 1948年6月“晋中战役”时,人民解放军第8纵队在介休东南山地隐蔽北进时与回援太原的国民党“亲训师”“亲训炮兵团”遭遇,经3小时激战,歼灭国民党“亲训师”5000余人,“亲训炮兵团”被消灭。 | 村落 | |
6 | 旧新堡村 | 张兰镇 旧新堡村 | 1948年 | 1948年6月“晋中战役”时,人民解放军第8纵队在介休东南山地隐蔽北进时与回援太原的国民党“亲训师”“亲训炮兵团”遭遇,经3小时激战,歼灭国民党“亲训师”5000余人,消灭“亲训炮兵团”。战斗开始后在此地临时设立后方医院。 | 村落 | |
7 | 中街村 | 义安镇 中街村 | 1947年 | 1947年1月,解放军第4、第2纵队由晋西南北上,夺取汾阳、孝义而发生的战役,该村为战役战斗地。 | 村落 | |
8 | 田李村 | 义安镇 田李村 | 1947年 | 1947年1月,解放军第4、第2纵队由晋西南北上,夺取汾阳、孝义而发生的战役,该村为战役战斗地。 | 村落 | |
9 | 徐海东东征办公地 | 义棠镇师屯北村 | 1936年 | 1935 年,《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签署,随之著名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为实现这一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东征山西。介休是红十五军团诱敌的第一个县。1936 年 3 月 18 日,奉命北上的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将队伍兵分两路开进介休县境。一路从孝义的铺头村进入介休的白水、郭壁村。另一路绕过灵石的冷泉、静升进入义棠时。红十五军团的两支队伍会师师屯南北村,住在文庙内(现义棠中学)。该处为徐海东军团长办公地。20 日凌晨红军从师屯南、北村出发挥师北上。 | 纪念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