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头条>详细内容

文明祭扫倡新风 低碳环保寄哀思

来源:晋中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8-20 阅读: 【字体:

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祭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在这个慎终追远的日子,如何文明祭扫、文明缅怀成为越来越多人思考的问题。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扎实推进,“文明低碳祭扫、节地生态安葬、绿色文明清明”等理念深入人心,我市广大群众纷纷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争当文明祭扫的践行者。

线下祭扫

平安文明祭先人

“无论祭扫方式如何改变,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缅怀之情始终不变……”中元节临近,市民张建国为去世10周年的父亲预订了一束菊花,准备中元节当天祭献给父亲。他说:“时代进步了,鲜花祭扫既文明又环保。”

思念之情贵在用心。在市民李小刚家中,记者看到,他为已故母亲准备的鲜花、酒菜、电子蜡烛整齐地摆放在书桌上,准备在中元节当天用于祭扫。李小刚说:“母亲生前常说,‘生前孝顺胜过死后哀嚎’。临走时,她把我们兄妹6人叫到床前,说她生前儿女孝顺,家庭幸福,再三嘱咐她过世后不要铺张浪费,丧葬和每年的祭奠仪式一切从俭。”

李小刚说,母亲一生节俭,她身上有很多值得儿女们学习的好品质,与其去坟前烧纸钱祭扫,不如把母亲的这些好品质、好作风弘扬和传承下去,这样的缅怀才更有意义。

在低碳生活日益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文明祭祀新风日渐成为一种趋势,人们在各类祭祀活动中,更愿意选择用鲜花、音乐等替代纸质祭奠品。少了污染,少了隐患,多了安静的追忆和思念,人们更愿意用这种方式缅怀亲人,追思先辈。

(武玲芳)

线上祭扫

网络追忆寄哀思

“爷爷奶奶,我来看你们了……”中元节将至,史彤写下千字悼文,发至她在网上为两位老人创建的“纪念馆”。受疫情影响,这个中元节史彤不能回临汾老家与亲友一起到老人墓前祭扫。于是,她早早在网上“纪念馆”进行了一场网络祭扫。

缅怀与敬畏,是中元节不可缺少的底色。人们祭扫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心中的思念依旧浓厚。史彤从小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带大。读完大学后,她在晋中工作成家。前几年,两位老人相继离世,史彤一度因自己没能在老人身边尽孝而感到万分遗憾。因此,几乎每个祭奠日,史彤都会专程赶回老家到老人墓前祭扫,与老人聊一聊她的工作生活情况。但这个惯例从2020年开始被打破。“现在,想爷爷奶奶的时候,我都会在网上写点东西,回忆往事、聊聊近况,每次写完我就会畅快许多,对他们的情感也不再无处安放。”史彤说。

“跨越时空的网络祭扫,点烛、上香、献花,流程一项不少,相比传统的焚香、祭酒、磕头,更文明、环保,而且思念未减半分。”史彤认为,网络祭扫方式很好,不管身在何地,都能借助网络寄托哀思。另外,还能将逝者的人生故事、影像资料等保存,形成小小“档案馆”,把生者对于逝者的思念积累保存起来,让子孙后代直观了解已故亲人,更便于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引领后辈健康成长,奉献社会。

(闫晓媛)

祭品市场

环保祭品渐升温

以往,每到中元节前夕,人们总习惯用焚烧冥币、燃放鞭炮等方式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然而,这样做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存在安全隐患。近几年,随着文明祭扫理念的不断深入,市民纷纷选择鲜花祭扫等方式追思故人,街边纸灰漫天的现象少了,城市更文明、更洁净了。

鲜花祭逝者,文明又环保。8月19日,记者在市城区中都路一家花店看到,黄菊、白菊被摆放在显眼位置,老板李先生正忙着插花篮。他说,随着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鲜花祭扫故人。现在,花店每逢清明节、中元节,菊花的销量是平时的五六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选择鲜花祭扫的人中多了不少中老年人的身影。56岁的任阿姨告诉记者,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烧纸钱祭拜先人的习俗,她这个年龄段的人早已习惯了传统的祭祀方式,对于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新时代的环保祭扫方式,她认为很好并已付诸行动。但仍有一些老年人处于正在接受的过程中,所以需要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宣传和引导。

当文明祭扫之风正日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时,传统祭祀用品仍占据“半壁江山”。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祭祀用品种类繁多,除了传统香、蜡外,各种新兴祭祀用品一应俱全,但购买者正逐年减少。

(张凯鹏)

记者手记

文明祭扫缅怀先人

张颖

每年中元节,人们都会通过祭祀的方式,表达对先祖和已故亲人的追思和缅怀。

祭奠祖先,重在内心而不是形式。时代进步了,以往的传统祭扫方式已不再适应如今社会文明和低碳环保的要求,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资源浪费,还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增加各种安全隐患,违背了祭扫的初衷。

目前,我们仍处于疫情防控期,群众集中祭扫会造成人流聚集,不利于疫情防控。只有生者平安、健康,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与其在祭扫后留下一堆灰烬,不如采取更文明的方式表达哀思。用更环保、健康、安全的方式缅怀,树立文明祭扫新理念,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